名称: | |
描述: | |
公开/私有: | 公开 私有 |
全唐文.3, (清)董诰等编 |
|
ISBN:
|
978-7-5440-2489-1 价格: CNY1280.00(全七册) |
语种:
|
chi |
题名:
|
全唐文 quan tang wen / (清)董诰等编 , 孙映逵等点校 |
出版发行:
|
出版地: 太原 出版社: 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02 |
载体形态:
|
1637-2664页 26cm |
附注内容:
|
《全唐文》清代官修的唐五代的文章总集。一千卷。嘉庆十三至十九年(1808~1814)由董诰领衔,阮元、徐松等百余人参加编纂。共收文章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篇,作者三千零四十二人,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。编次以唐及五代诸帝居首,其次是后妃、诸王、公主,再次为各朝作者、释道、闺秀,宦官、四裔附编书末。清宫原藏有《唐文》稿本一百六十册(据陈其元《庸闲斋笔记》卷一,其编者为陈邦彦),清仁宗认为它“体例未协,选择不精”,于是下令重编。该书即在这一稿本基础上,用《文苑英华》、《唐文粹》等总集补其缺略,又从《永乐大典》辑录了唐文的单篇残段,并旁采他书和金石资料编校而成。它汇集了唐朝及五代的文章,为学者查阅使用这些资料提供了方便。但该书在编纂、考订上还有不少缺点,包括文章漏收、误收、重出,作者弄错,题目和正文的讹脱,小传记事不确,采用的书不注出处等等。清劳格和现代学者岑仲勉在读本书的《札记》中(见劳著《读书杂识》、岑著《唐人行第录》)曾举出上述问题约四五百条 |
主题:
|
古籍散文 总集 中国 唐代 |
中图分类:
|
Z424.2 版次: 5 |
主要著者:
|
董诰 dong gao 编 |
次要著者:
|
孙映逵 sun ying kui 点校 |
标签:
|
|
相关资源:
|
|
分享资源:
|
HEA| |01950nam0 2200241 45 001| |012012012706 005| |20121012161112.8 010| |□a978-7-5440-2489-1□dCNY1280.00(全七册) 100| |□a20121012d2003 km y0chiy50 ea 101|0 |□achi 102| |□aCN□b030001 105| |□ay z 000yy 106| |□ar 200|1 |□a全唐文□9quan tang wen□f(清)董诰等编□g孙映逵等点校□h3 210| |□a太原□c山西教育出版社□d2002 215| |□a1637-2664页□d26cm 300| |□a《全唐文》清代官修的唐五代的文章总集。一千卷。嘉庆十三至- | |十九年(1808~1814)由董诰领衔,阮元、徐松等百余人参- | |加编纂。共收文章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篇,作者三千零四十二人,每- | |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。编次以唐及五代诸帝居首,其次是后妃、诸王- | |、公主,再次为各朝作者、释道、闺秀,宦官、四裔附编书末。清宫- | |原藏有《唐文》稿本一百六十册(据陈其元《庸闲斋笔记》卷一,其- | |编者为陈邦彦),清仁宗认为它“体例未协,选择不精”,于是下令- | |重编。该书即在这一稿本基础上,用《文苑英华》、《唐文粹》等总- | |集补其缺略,又从《永乐大典》辑录了唐文的单篇残段,并旁采他书- | |和金石资料编校而成。它汇集了唐朝及五代的文章,为学者查阅使用- | |这些资料提供了方便。但该书在编纂、考订上还有不少缺点,包括文- | |章漏收、误收、重出,作者弄错,题目和正文的讹脱,小传记事不确- | |,采用的书不注出处等等。清劳格和现代学者岑仲勉在读本书的《札- | |记》中(见劳著《读书杂识》、岑著《唐人行第录》)曾举出上述问- | |题约四五百条 606| |□a古籍散文□y中国□z唐代□x总集 690| |□aZ424.2□v5 --1| |书商代码 701| 0|□c(清)□a董诰□9dong gao□4编 702| 0|□a孙映逵□9sun ying kui□4点校 801| 0|□aCN□bBT□c20121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