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 | |
描述: | |
公开/私有: | 公开 私有 |
法藏评传.下 , 陈永革著 |
|
ISBN:
|
978-7-305-05943-8 价格: CNY33.50(套CNY67.00,全2册) |
语种:
|
chi |
题名:
|
法藏评传 fa cang ping chuan / 陈永革著 , |
出版发行:
|
出版地: 南京 出版社: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11 |
载体形态:
|
266-525页 23cm |
摘要:
|
法藏(643-712)专宗华严,是唐代阐释华严经义学与建构华严教义学的一代学僧,西域康居人。他基于“经论互补”的佛学立场,依据作为印度佛教“经王”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以晋译六十华严为对象,畅演华严经义学,最终完整地建构了博综诸家的华严教义学体系,充分展示其中国化佛教体系建构的自觉意识,成为晋代以降的“格义佛教”类型转向“证义佛教”类型的重要人物,完成了中国化佛教最具理论色彩的华严教义学体系,并因此而被后世推尊为“华严三祖”。法藏一生所着力建构的华严教义学理论,如别教一乘、如来藏缘起、法界统观、五教判、六相圆融、十玄无碍、行位果德论等学说,无不成为后世华严宗义学的重要理论基石,不仅奠立了中国华严宗的义理架构,影响了天台宗、唯识宗、禅宗,而且影响远及日本与朝鲜,推动了朝鲜和日本严宗的创立与发展,成为东亚华严学的主流学说。 |
主题:
|
法藏(643-712) 评传 |
中图分类:
|
B949.92 版次: 5 |
主要著者:
|
陈永革 chen yong ge 著 |
标签:
|
|
相关资源:
|
|
分享资源:
|
HEA| |01988nam2 22002771 450 001| |012011025930 --1| |金墨书香 010| |□a978-7-305-05943-8□dCNY33.50(- | |套CNY67.00,全2册) 100| |□a20111029d2011 em y0chiy50 ea 101|0 |□achi 102| |□aCN□b320000 105| |□ay z 000yy 106| |□ar 200|1 |□a法藏评传□9fa cang ping chuan□h下 □f陈永革著 210| |□a南京□c南京大学出版社□d2011 215| |□a266-525页□d23cm 225| 2|□a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□9zhong guo si xian- | |g jia ping zhuan cong shu 312| |□a封底英文题名:A critical biography of Fa Zang 320| |□a有参考文献和索引 330| |□a法藏(643-712)专宗华严,是唐代阐释华严经义学与建- | |构华严教义学的一代学僧,西域康居人。他基于“经论互补”的佛学- | |立场,依据作为印度佛教“经王”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以晋译六- | |十华严为对象,畅演华严经义学,最终完整地建构了博综诸家的华严- | |教义学体系,充分展示其中国化佛教体系建构的自觉意识,成为晋代- | |以降的“格义佛教”类型转向“证义佛教”类型的重要人物,完成了- | |中国化佛教最具理论色彩的华严教义学体系,并因此而被后世推尊为- | |“华严三祖”。法藏一生所着力建构的华严教义学理论,如别教一乘- | |、如来藏缘起、法界统观、五教判、六相圆融、十玄无碍、行位果德- | |论等学说,无不成为后世华严宗义学的重要理论基石,不仅奠立了中- | |国华严宗的义理架构,影响了天台宗、唯识宗、禅宗,而且影响远及- | |日本与朝鲜,推动了朝鲜和日本严宗的创立与发展,成为东亚华严学- | |的主流学说。 461| 0|□12001 □a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510|1 |□aA critical biography of Fa Zang□zeng 606|0 |□a法藏(643-712)□x评传 690| |□aB949.92□v5 701| 0|□a陈永革□9chen yong ge□4著 801| 0|□aCN□bBT□c20111029